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上天•入地•龙窑探秘 ——“湖北麻城宋埠镇蔡家山龙窑保护与开发”科研项目团队田野考察纪实

作者:    摄影:    责任编辑:科研处来源: 审核:    发表时间:2021-09-03点击:

积极响应湖北省教育厅2021年下发关于开展“百校联百县——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计划”的指导精神,及时反馈课题立项后现阶段工作进展情况,伟德国际victor1946艺术与传媒学院韩俊老师的科研项目团队依托“百校联百县”立项课题:“科教介入+文旅融合”模式下湖北麻城宋埠镇蔡家山龙窑保护与开发路径研究,于2021826日一行四人(邓凯灵、张兴、张驰、韩俊四位老师)奔赴麻城宋埠镇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蔡家山龙窑田野考察。

此次科研考察活动得到了麻城市宋埠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县委领导专门安排了宋埠镇蔡家山陶瓷厂原厂长郝宝平先生作为此次科考活动的顾问与向导,他本人亲自带领考察队老师们下到田间探寻蔡家山龙窑。郝宝平厂长是蔡家山陶瓷厂最后一任厂长(陶瓷厂后来倒闭),蔡家山龙窑就坐落于厂区内。

郝厂长带领考察小组进入厂子区域,他指着脚下的一堆红粘土说:“当年蔡家山窑烧制陶器的陶土就是这种土”。韩俊老师抓起一把土放在手中捏了一下说:“这土质非常细腻,很适合做精细的陶器”。


进入窑厂内,高十余米的烟囱伫立在前方,红砖结构的厂房早已破败,郝厂长说:“这间厂房里面原来有一座隧道窑,专门用来烧制瓷砖产品,因为后期蔡家山的生活陶器不好卖了,就开始转做瓷砖。”进入厂区深处,残垣断壁四下皆是,杂草丛生。厂长说这些损毁的房子都是原来陶瓷厂的各种制作车间,如泥料区、拉坯体区、施釉区等。远处空地不时能见到村民在这里散放的牛羊,它们成了这里的主人。或许是因为考察小组的到来惊扰到它们,一只长着犄角的黑山羊突然从路坡上的古树旁猛地冲朝队伍下来,又迅速地退了回去,这一幕着实把组员张兴老师吓到了,还好没事。这段有惊无险小插曲无疑给蔡家山龙窑的考察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地势先是下沉,然后陡然升高,脚下的碎陶瓦片也随之增多且尖锐起来,鞋底薄的组员会明显感到脚面不适。郝厂长提醒大家要注意脚下安全,避免脚底扎伤。这时只见前方茂密的灌木丛中出现两条平行式的带状砖结构残壁,其沿着一座土坡往上延伸,直到远处一座墙垛处(龙窑烟囱)为止。这正是此次考察项目的主角——蔡家山龙窑。

来到龙窑装窑入口处,郝厂长对考察组讲解到:此处蔡家山龙窑于明朝末年开始兴盛,四百年窑火不断。蔡家山龙窑窑烧制的陶器以“描金刻花陶”闻名,其艺术价值在湖北三大地方窑中居首位(三大地方窑是麻城蔡家山窑、汉川马口窑、蕲春管窑)。上世纪八十年中后期当地制陶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陶器市场衰败,到后来各窑口陆续停产,艺人流失,旺极一时的蔡家山窑停业倒闭,仅存当前废弃窑址。过去厂房里有一条小一点的龙窑,当年因修公路已被铲平,这是唯一一处能看见的龙窑遗存了。


韩俊老师和郝厂长谈到:本次考察目的正是对蔡家山龙窑现状做一次全面的摸查,为后期项目任务中关于蔡家山龙窑的数字技术修复、复烧与窑区环境规划设计做好前期数据收集整理工作。“百校联百校”项目的宗旨就是为了服务乡村,为乡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与精准帮扶。

项目负责人韩俊老师制定了考察任务,组织团队成员们开始科考工作。根据当前蔡家山龙窑具体情况,此次考察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上天”,另一种是“入地”。“上天”就利用无人机航拍从龙窑窑址上空对龙窑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测量记录,该方法可快速获取地表信息,获取超高分辨率数字影像和高精度定位数据,可生成三维正射影像图、三维景观模型、三维地表模型等二维、三维可视化数据,便于后期进行龙窑及附属建筑遗迹、环境场地的设计和开发。 “入地”就是下到龙窑窑址深处,钻入龙窑窑体内部,测量并获取龙窑内外部结构参数,提取龙窑建造材质标本和烧制后陶器残片等,为后期在伟德国际实验室进行综合研究分析提供相关标本与数据。


邓凯灵、张驰老师负责“上天”,即无人机航拍部分。在进行正式的航拍测绘之前,两位老师做好起飞前的相关准备。测定当天即时风速及风向、连接数传以及天线、调整飞行的角度、进行飞行前测试。然后检查了自动模式下,飞机是否能正常完成操作指令。当天该地天气预报为阵雨,天空阴云密布,风向为东南风2级。两位老师抓住云亮天开的时机,果断起飞。

通过无人机航拍将蔡家山窑窑址整体风貌以及窑厂区域厂房遗存、自然地貌清晰呈现出来。后期相关图片数据将处理成2D、3D模型,成为蔡家山龙窑数字与实体修复、周边景观规划设计的一手资料。由于当前季节处于秋初夏末,龙窑周边植被茂盛,龙窑窑址部分区域被树木遮挡,这给后期分析研究带来一定困难,但后面可利用冬季植被凋谢时再来补拍一次。


韩俊、张兴老师负责“入地”考察,即深入龙窑内部进行综合数据采集。考察分为三个部分:1.龙窑结构数据测量阶段;2.龙窑建造材质采集分析;3.烧制器物残片采样分析。

韩俊老师首先环绕龙窑遗存作坊区的本体布局,依次找到了龙窑的“炉头”“窑腔”“窑拱背面”“火眼”“窑门”“烟囱”等主要结构部分。继而发现长63米的龙窑从炉头开始算起,窑拱背只有不足10米是完整的,后面五十多米窑拱全部塌陷,说明蔡家山龙窑主体结构保存不够完整,但这不足10米的炉头和窑腔内部结构基本完整,对龙窑整体结构而言可“窥一斑而知全豹”。韩老师接着下到残存的10米窑腔内,测量窑拱弧度,由张兴老师负责数值计算并记录。


韩老师从龙窑窑头到窑尾部,每隔五米,分别测量了12组窑床宽度:最大宽度为2.05米,最小为1.41米。通过数据的汇总,可得出蔡家山龙窑平面形状是首尾两端小、中间宽,如同船形,行话叫“鲫鱼肚”。这种形状在龙窑烧制时有利于保持窑内“动压”,热气在窑炉前部积聚,形成较强压力,逐渐向较宽中部流动,流速减缓,从而使热气停留在窑内时间得以延长。虽然蔡家山龙窑结构坍塌区域较大,但韩老师通过一系列测量数据分析得出了龙窑的大致形态结构。这些数据整理完整后将与其它窑口龙窑数据进行比较,为蔡家山龙窑后期数字修复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龙窑建造材质的考察中,韩俊老师发现大部的窑砖为传统的粘土砖,即含铝量不高的泥砖。这种泥砖取土本地,与制陶原料同一产地。从窑腔内部的砖表面厚厚的釉药凝结层来看,这种砖对烧窑过程中升华出来的釉微粒有很好的吸附能力(若吸附力不强则窑壁上釉料会滴到窑内产品上影响外观质量)。同时,韩老师也发现窑腔内还按插了一定数量的浅色的“耐火砖”,这种砖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广泛使用。新旧砖块同时在窑腔内交替出现,恰恰反映了蔡家山龙窑的历史传承痕迹,窑火在过去一直延续。如今窑体内部及周边再没有新的耐火砖砖块的痕迹出现,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蔡家山窑的衰败。


蔡家山龙窑烧制器物标本采集主要集中在窑尾的堆积层。堆积层的器物残片相对较新,多为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年代窑厂倒闭前后生产出的器物。韩俊老师对采集中有代表性的标本进行了比对分析。从这些残片标本上来看,其器物造型、题材雕刻、釉面装饰具有典型的麻城地方陶器特征,虽与蕲春管窑、汉川马口同属湖北民窑一系,但麻城蔡家山窑的器物在装饰刻画显得更为精美。从最新的堆积层上来看,最近的一次烧制有很多器物变形较为严重,从胎体颜色和质感上来分析,窑内有些区域烧制温度过高导致器物变形(推测温度超过1300℃,正常1280℃为宜)。还有部分残片显示施釉不均或是釉料为烧开,说明当时龙窑烧制时温度分布不均匀。从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当年最后一次烧窑时的那种仓促场景。一堆烧变形的器物残件,也深深地透露出窑火即将停熄的悲凉。

初步考察结束后,考察组成员和郝厂长深入交谈,发现当前现有的关于蔡家山龙窑的图片资料与详细文献非常少,完整的蔡家山龙窑图片几乎处于空白。这对于科研团队而言,既是带有一定困难的挑战,同时也是发挥团队科研价值之时。幸运的是,在第二天蔡家山周边文化资源考察中,韩俊老师在麻城市博物馆的文献资料展示区里地找到一张当年蔡家山龙窑点火时的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到蔡家山龙窑当年(20世纪末)烧制时的基本面貌。

考察结束后,项目负责人韩俊老师对考察工作进行了总结。在充分肯定组员们两天的考察成果的同时,他也指出下一步研究的几个工作重点:1.蔡家山龙窑60%的窑体结构已缺损,且现有图片资料不足,需在此次考察后继续收集蔡家山龙窑图文资料。2.从蔡家山龙窑残存的主体结构上来看,它与蕲春还在烧制的李家窑,在结构功能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下一阶段计划去蕲春对李家窑进行实地测绘,为蔡家山龙窑的复原提供更多数据参考。3.开始绘制蔡家山龙窑第一稿复原图,完成后计划向麻城政府部门做第一阶段研究成果报告。

正如郝厂长说的那样,这些年蔡家山龙窑受到了不少的外界关注,很多高校研究人员前来蔡家山考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规划与发展策略。但如今蔡家山窑依旧残存在原地没有改变。原因当然很多,其中重要原因在于很多研究成果多为理论类,而优秀的“点对点”式的设计规划方案偏少。这种“缺少”正是我们科研团队需要努力“填补”的。“扎实开展务实科研,切实做出实质贡献”是“百校联百县——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计划”的核心要义。接下来项目组全体成员将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将研究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Copyright © 伟德国际(victor-1946)体育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1225号 鄂ICP备10014564号-1